天涯海角

My Web Home

Monthly Archives: 2月 2011

人体神奇自我修复能力 “走路”帮助修复记忆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温和的运动方式,例如走路,就可增加人的大脑体积并改善记忆。

clip_image001

走路是一种免费的神奇的人体自我修复过程,对每一个人都切实可行,既简单又直截了当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高级研究员Arthur Kramer 表示:“只是普通的走路,就可以把你的生物钟回拨2年,你就能极大地增进你的记忆和大脑健康”。

科学家介绍,大脑的海马区在年老时大脑容量会剧烈的下降,每年下降幅度达1%至2%。在脑容量下降的同时,脑细胞萎缩并终止脑细胞间的联络,脑神经递质——脑细胞用于联络的蛋白质也会减少,年龄因素会导致众多变化从而降低记忆和认知等各方面的能力。

但是,神奇的人体自我修复能力,却能让这种下降的趋势停止,通过科学实验,科学家发现走路也能“修复大脑”。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120位年龄在50岁至80岁之间、喜欢久坐但仍健康的老人。将他们随机地分为两个组,第一组为锻炼组,每周走路3次,每次40分 钟;而对照组仅进行伸展运动和简单调理。研究人员在分组锻炼之前的六个月及一年后,扫描这些参与者的大脑,对比参与者在一段时间里其大脑各部分尺寸的变化,他们发现相对于伸展运动和调理组,海马区尺寸的减小(接近于老年人口的平均减小程度),“走路锻炼组”的海马区的平均尺寸确实增大了。此外,科学家还 测试了参与者的BDNF蛋白质水平,BDNF水平高与海马区尺寸和记忆增加有关,他们又测试了参与者的空间记忆力,空间及方向方面的记忆,包括航行的能 力。

科学家发现随着海马区尺寸的增大,这些老人的空间记忆力得到改善,BDNF水平也提高了。而且最新的数据也表明,锻炼越多越刻苦,对健康和大脑的改善就越多,大脑海马区的尺寸增加也最大。那些尽了更多的力,并运动更多的人的健康倾向更好些,大脑记忆的改善也更大些。

科学家表示,走路是一种免费的神奇的人体自我修复过程,对每一个人都切实可行,既简单又直截了当,建议人们多采取走路这些能自我修复的运动。虽然目 前还没有找到这种神奇修复能力的根本原因,但是科学家希望通过对“走路”的研究,揭开更多的人体自我修复秘密。该项研究结果刊登在2月1日发表的《自然传 播》杂志上。

广西现罕见“爱情鸟” 猎杀一只等于毁灭一窝

clip_image001

广西西大明山保护区的冠斑犀鸟

一个名为“G-Trace绿足迹”的自然人文报道团队,在广西拍摄到冠斑犀鸟并录到清晰的鸣叫资料,对研究与保护这种十分稀有和濒危的鸟类具有很大帮助。

犀鸟是大型热带鸟类,在中国有5种,仅分布于西南边陲,都比较珍稀罕见。广西仅有冠斑犀鸟一种,但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广西西南地区几乎都有冠斑犀鸟分布。由于栖息地不断被蚕食,猎杀行为屡禁不止,冠斑犀鸟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目前广西确切知道有冠斑犀鸟分布的地区仅限南宁西南的西大明山自然 保护区,野生数量由之前的上千只急速下降到不足50只。

由于冠斑犀鸟的配对几乎是终身制,因此也被冠以“爱情鸟”的美称。但猎杀一只相当于毁灭一个家庭,现在,冠斑犀鸟的雌雄比例严重失衡,种群数量继续下降中。

此次绿足迹团队与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野外工作数天,终于找到冠斑犀鸟,十分不易。研究冠斑犀鸟十多年的南宁市动物园高级工程师阙腾程说: “在极大的捕杀压力下,冠斑犀鸟十分怕人,之前在该地区的多次考察均未获得完整的影像和清晰的声音资料。这次野外实拍的照片对于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公众关注这个物种及栖息地的保护。

原文链接

Nature:DNA活动中的“交通事故”风险有助于解释一些基因突变

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拥有双链结构,在一些生命活动中,DNA分子链条就像“车道”一样,其上“行驶”着各种蛋白质。英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在DNA分子链条中也存在较高的“交通事故”风险,相关发现有助于解释一些基因突变。

英国诺丁汉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报告了这项成果。该校教授帕诺斯·苏尔塔纳斯说,在细胞分裂需要复制DNA时,会有一种复制体沿DNA分子链条快速运行,它相当于“快车”。而在某一段DNA分子链条中的基因需要被转录而发挥作用时,会有一种聚合酶沿相应的DNA片段运行,它的速度较慢,相当于“慢车”。

很多研究者曾一直认为,只有在复制体和聚合酶相向运行时才会“撞车”,如果它们同向运行,复制体会减慢速度跟在聚合酶后面,等聚合酶完成工作离开后再正常运行。而本次研究发现了完全不同的情况:即使在复制体和聚合酶同向运行时,也会因为两者行驶速度不同而发生大量“交通事故”。

研究人员介绍说,DNA分子中还有一种蛋白质专门负责处理这类“交通事故”,它们会把因“撞车”而“脱轨”的复制体推回正常轨道。然而,“事故”毕竟已经发生,这个过程可能导致DNA复制出现错误,或造成一些后果恶劣的基因突变,从而引发癌症等疾病。

研究人员表示,本次研究显示DNA活动中的“交通事故”风险比过去认为的要高得多,尤其是在那些基因转录频率很高的DNA片段中——也就是常有“慢车”运行的地方。因此,今后在研究基因突变时也应该重点关注这些片段的所在区域。

Nature  doi:10.1038/nature09758

Co-directional replication–transcription conflicts lead to replication restart

Houra Merrikh,1, 3 Cristina Machón,2, 3 William H. Grainger,2 Alan D. Grossman1 & Panos Soultanas2

Head-on encounters between the 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machineries on the lagging DNA strand can lead to replication fork arrest and genomic instability1, 2. To avoid head-on encounters, most genes, especially essential and highly transcribed genes, are encoded on the leading strand such that transcription and replication are co-directional. Virtually all bacteria have the highly expressed ribosomal RNA genes co-directional with replication3. In bacteria, co-directional encounters seem inevitable because the rate of replication is about 10–20-fold greater than the rate of transcription. However, these encounters are generally thought to be benign2, 4, 5, 6, 7, 8, 9. Biochemical analyses indicate that head-on encounters10 are more deleterious than co-directional encounters8 and that in both situations, replication resumes without the need for any auxiliary restart proteins, at least in vitro. Here we show that in vivo, co-directional transcription can disrupt replication, leading to the involvement of replication restart proteins. We found that highly transcribed rRNA genes are hotspots for co-directional conflicts between 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in rapidly growing Bacillus subtilis cells. We observed a transcription-dependent increase in association of the replicative helicase and replication restart proteins where head-on and co-directional conflicts occur.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co-directional conflicts between 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in vivo. Furthermore, in contrast to the findings in vitro, the replication restart machinery is involved in vivo in resolving potentially deleterious encounters due to head-on and co-directional conflicts. These conflicts probably occur in many organisms and at many chromosomal locations and help to explain the presence of important auxiliary proteins involved in replication restart and in helping to clear a path along the DNA for the replisome.

原文链接

[自然要览]Nature 470: 7335 24 February 2011

(选自英国Nature杂志,2011年2月24日出版)

封面故事:距今5亿多年前的“叶足动物”化石
An armoured Cambrian lobopodian from China with arthropod-like appendages

节肢动物的“节肢”是一个关键创新,它促进了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动物类群的进化。它们的祖先可能是一类灭绝的动物,叫做“叶足动物” (lobopodian),后者看起来像长腿的蠕虫。来自中国的一个新发现的、距今5.2亿年的“叶足动物”化石,也许是现代节肢动物关系最近的已知亲缘种化石。Diania cactiformis是一种很细的蠕虫样动物,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看起来像“行走的仙人球”。这种奇特的动物长着像是强壮的、连在一起的、而又多刺的腿的原始形式的东西,这说明它可能非常接近节肢动物的起源。
Letters to Nature p.526 doi:10.1038/nature09704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1982&issue=7335

物种怎样在演化上适应气候变化(Following the trend)
Climate change and evolutionary adaptation

自然种群通过改变它们的地理分布以及生长和繁殖的时间来响应全球气候变化,但对很多物种来说,这样的响应很可能不足以对抗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幅度。那么演化上的变化是否能在这方面对它们有所帮助?Ary Hoffmann 和 Carla Sgrò评估了有关响应于最近的气候变化而发生的演化适应性的证据,并且考虑了它们对于种群和生态系统管理的意义。
Review Article p.479 doi:10.1038/nature09670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1959&issue=7335

开放量子体系的模拟(Opening the way to quantum computation)
An open-system quantum simulator with trapped ions

研究人员在将量子体系与环境隔离方面以及在以相干方式控制它们动态方面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然而,通过(在一个“开放”的量子体系中)对一个环境的受控耦合来操控很多粒子的动态,在很大程度上仍没有尝试过。Barreiro等人演示了一种基于离子阱的技术,用来模拟一个具有多达5个量子位的开放量子体系。通过向相干操作中添加受控耗散,这项工作为开放体系量子模拟及计算提供了新希望。
Articles p.486 doi:10.1038/nature09801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1961&issue=7335

压力症的一个生物标记(A biomarker for stress disorders)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s associated with PACAP and the PAC1 receptor

在很多物种中,“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发多肽” (PACAP)涉及对压力的生理反应。现在,对一例受到高度创伤的女性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PACAP在血液中的水平与创伤后压力症的诊断、与恐惧条件反应的程度相关。受体基因雌激素反应成分中一种特定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这种状况密切相关,受体基因甲基化的增加也是这样。对受恐惧条件控制的小鼠所做实验表明,杏仁核中PACAP和受体基因的转录都增加了。这些发现也许能为寻找压力症的一个新的生物标记、为解释在出现这些症状方面已知的性别差异搭建舞台。
Articles p.492 doi:10.1038/nature09856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1963&issue=7335

DNA链非标准配对方式(Odd couples add spice to genome)
Transient Hoogsteen base pairs in canonical duplex DNA

关于基因组的标准观点是,两个DNA链通过Watson–Crick碱基对连在一起,尽管当DNA连接到一个配体上时已经发现了对这种标准配对方式的一些偏离。现在,Hashim Al-Hashimi及其同事发现,裸露的DNA本身可以瞬时采取一种涉及短寿命的G•C 和A•T Hoogsteen碱基对的排列形式。这种激发态为DNA化学和结构的扩展提供了一个路径,并且对于蛋白-DNA结合以及DNA损伤的修复也具有意义。
Articles p.498 doi:10.1038/nature09775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1965&issue=7335

胚胎中的“神经默认”现象(The neural default in the embryo)
Intrinsic transition of embryonic stem-cell differentiation into neural progenitors

胚胎干细胞在身体中有发育成任何细胞类型的潜力,但在培养中,它们的默认通道是分化成神经细胞。人们对在没有外在诱导信号的情况下决定“神经命运”(即形成神经细胞的命运)的机制几乎一无所知。现在,一个细胞内在因子已被发现是早期胚胎中这种“神经默认”现象的驱动因素:“锌指核蛋白”Zfp521被发现是迫使走向“神经命运”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这项工作加深了我们对胚胎发育的认识,对于再生医学及药物发现也有意义。
Articles p.503 doi:10.1038/nature09726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1967&issue=7335

有“背景”的“亚毫米”星系(Galaxies in the background)
Submillimetre galaxies reside in dark matter haloes with masses greater than 3 × 1011 solar masses

在远红外波长产生“银河系外背景”的、在光学上较暗的“亚毫米”恒星形成星系,单独进行研究是有挑战性的,但它们的平均性质却可以利用如背景密度变化的 “角功率谱”等统计数字来确定。采用这种方法,Amblard等人在亮度波动“功率谱”的250、350和500微米处、在“弧分度角度盘”上观测到了超过线性预测的“过度成团”(excess clustering)现象。这表明“亚毫米”星系位于质量超过3000亿个太阳质量的暗物质晕中,这样一个直接测量结果将为改进关于星系形成和演化的理论模型增加有用的细节。
Letters to Nature p.510 doi:10.1038/nature09771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1970&issue=7335

“超级干旱”的历史(A history of megadroughts)
Extended megadroughts in the 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 during Pleistocene interglacials

在过去两千年,持续时间超过10年的干旱已知在美国西南曾间或出现过,但模型模拟却表明,持续时间要长得多的“超级干旱”也许会在将来更为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出现。对来自新墨西哥州北部一个湖泊沉积芯所做的一项新的分析显示,这样的极端干旱以前也曾出现过:千年尺度的“超级干旱”在更新世间冰期最暖时期是一种常态。在这些干旱期间,年平均气温可与今天的相比或更高。将更新世中期气候记录与全新世气候记录进行比较,显示存在很多相似性,这表明,如果不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暖的话,美国西南现在将可能进入一个湿冷时期了。
Letters to Nature p.518 doi:10.1038/nature09839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1976&issue=7335

火山地震的性质(The nature of volcanic tremor)
Seismic tremors and magma wagging during explosive volcanism

低频率火山地震是火山爆发的一个常见特征,也是对火山危害进行评估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关于火山地震的很多模型都依赖于火山通道的几何、结构和组成的特定性质以及喷发岩浆的气体含量。Mark Jellinek 和 David Bercovici利用将在一个通道中上升的硅酸盐岩浆当作一个柱塞来处理的模型发现,在大多数地质条件下,这个岩浆柱将以所观测到的震动频率振荡或晃动,其作用力是与由“切变泡”构成的一个多泡环面的回复力相对的。他们还发现,所产生的频率对于通道的结构和几何相对来说并不敏感。
Letters to Nature p.522 doi:10.1038/nature09828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1979&issue=7335

自然要览 Nature 470: 7334 17 February 2011

(选自英国Nature杂志,2011年2月17日出版)

封面故事:人类活动影响极端降水量的证据
Human contribution to more-intense precipitation extremes / Anthropogenic greenhouse gas contribution to flood risk in England and  Wales in autumn 2000

人类活动的一个显著效应已经在所观测到的气温和平均降水量趋势中被检测到。但迄今为止,尚没有研究工作
正式识别出关于极端降水量的人类影响“指纹”,而且评估人类对特定天气事件的影响已被证明是困难的。现在,两个小组提供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显著增加了大降雨量及局部洪灾风险的概率。Min等人对北美、欧洲和北亚1951年和1999年间降水量的观测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了温室气体增加对北半球陆地上大部分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率的一个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的效应。Pall等人利用公开发布的气候模拟结果发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在2000年秋季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大范围洪灾期间使洪灾风险有实质性增加。

人类祖先的界线划分(Drawing the line on human ancestors)
The evolutionary context of the first hominins
近年来的几个化石发现被称为是早期类人猿(包括人类和人类祖先在内的“进化枝”的成员),其中包括来自埃塞俄比亚Middle Awash地区的Ardipithecus、来自肯尼亚Tugen Hills的Orrorin和来自乍得Djurab沙漠的Sahelanthropus。Bernard Wood 和Terry Harrison表示对此要谨慎。现代人类与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等非类人猿之间的差别是相当大的。但在距今800万年和距今400万年前之间、当人类这个分支被认为已经出现时,人科动物之间的差别整体上是比较小的。在这篇Review文章中,Wood和Harrison对Ardipithecus、 Orrorin 和Sahelanthropus等在生命树上的位置应该在什么地方提出了另外的解释——它们接近类人猿这个分支、但也许并不在这个分支上。Review Article p.347  doi:10.1038/nature09709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1933&issue=7334

衰老的端粒/线粒体轴线(The telomere/mitochondria axis of ageing)
Telomere dysfunction induces metabolic and mitochondrial compromise

最近对端粒(染色体端部的保护性末端)和线粒体之间的一个功能联系的揭示,提出这样一个可能性:二者都可能涉及与衰老相关的过程。现在,对来自小鼠心脏和肝脏组织的造血干细胞的转录组(全部RNA内容)所做的一项分析,表明存在一个“端粒- p53-PGC”轴线,这个轴线将端粒功能丧失与器官功能降低联系了起来,而且也可能与跟年龄相关的病变联系了起来。在端粒丧失功能的小鼠中,p53-调控的细胞生长停滞被激活,接着它又抑制PGC-1α 和 PGC-1β(代谢过程和线粒体过程的主要调控因子)。这会导致线粒体质量减少、线粒体功能丧失和ATP生成量减少、糖生成受损、心肌功能受损和活性氧增加。Articles p.359  doi:10.1038/nature09787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1937&issue=7334

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比以前估计的要小很多(Super-massive black holes cut down to size?)
Broad-line active galactic nuclei rotate faster than narrow-line ones

“活动星系核”(AGN)是宇宙中最亮的天体。它们是由质量在1000万个太阳质量和100亿个太阳质量之间的超大质量黑洞提供能量的,其周围是一个“宽发射线”(broad emission line)区域,这个区域很可能与一个吸积盘相关。人们对中央“宽发射线”区域的动态和结构很不了解,尽管在这个方面已经进行了超过30年的深入研究。现在,Wolfram Kollatschny 和 Matthias Zetzl发现,在AGN光谱中所观测到的发射线宽度和发射线形状之间有一个根本性的关系,据此他们推测,内区域的几何对于快速转动的“宽线”天体来说是最平(flattest)的,而慢速转动的“窄线”AGN有一个更接近球形的结构。知道转动速度之后,就有可能推导出对中央黑洞质量的更准确的估计值—— 结果表明,这些黑洞的质量比以前所估计的小两到十倍。Letters to Nature p.366  doi: 10.1038/nature09761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1939&issue=7334

具有前所未有高折射率的“超材料”(Refractive index of 30-plus in new metamaterial)
A terahertz metamaterial with unnaturally high refractive index
“超材料”(metamaterials)(具有在自然界中无法获得的电磁性能的人工设计的复合材料)正在为基础研究以及有用的应用提供新的机会。迄今为止,寻找具有负折射率的材料一直是一个优先目标,但要扩大新颖的“转换光学”应用的范围,具有异常高的折射率的材料也将同样是有用的。现在,Bumki Min及其同事研制出一种宽带的、柔性的太赫(兆兆赫)“超材料”,它的折射率为38.6,这样高的折射率是前所未有的。这种新的“超材料”基于I-形的、薄的金构造单元的分层阵列,它为小尺寸隐形设备(cloaking device)、广角镜头和慢光(slow-light)设备的研发工作提供了一个起点。 Letters to Nature p.369  doi:10.1038/nature09776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1941&issue=7334

晶体纳米颗粒三维结构信息的获得(Crystal power now in 3D)
Three-dimensional atomic imaging of crystalline nanoparticles

很过工程和化学应用用到晶体纳米颗粒,利用由它们的精确三维形态、结构和组成控制的性能。Sandra Van Aert及其同事发现,将电子断层扫描图像和电子显微镜图像结合起来,再加上从其他途径可以获得的关于目标纳米颗粒的晶体结构的知识,便有可能以原子分辨率获得这些颗粒的全部三维结构信息。这样的信息最终将使我们对这些体系具有的人们所期望的性能有更好的了解。Letters to Nature p.374  doi:10.1038/nature09741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1943&issue=7334

渔场管理的可持续模式(Sustainable model for fisheries)
Leadership, social capital and incentives promote successful fisheries

使渔场更具可持续性的一种做法是共管理,即渔民和管理者共同负责监管。关于这种做法能够奏效的证据大都是道听途说的,所以Nicolás Gutiérrez及其同事系统分析了130个共管理的渔场,以找出共管理的哪些属性是成功所必需的。排在最前面的属性包括“领导力”、“社会凝聚力”、 “明确的激励”和“保护措施”。本文作者们根据他们的证据提出,共管理模式也许能够解决全世界商业渔场面临的很多问题。Letters to Nature p.386  doi:10.1038/nature09689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1949&issue=7334

宏观复杂生命形式化石记录的时间被提早(Rolling back the fossil record for complexity)
An early Ediacaran assemblage of macroscopic and morphologically differentiated eukaryotes

宏观的、复杂的生命形式是什么时候首次出现在化石记录中的?似乎要比我们过去所认为的要早。几年来,位于纽芬兰Mistaken Point的深水 Avalon assemblage被广泛认为是已知最早的,距今约5.79亿年至5.65亿年。但现在,来自中国蓝田组的一系列海藻样的生命形式的壮美化石被确定为已有约6亿年。蓝田生物区系的分类多样性和形态复杂性可与Avalon生物区系相比,说明宏观真核生物的形态分化出现的时间可能要比以前所认为的更早。Letters to Nature p.390  doi:10.1038/nature09810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1907&issue=7334

p53在癌细胞转移中的作用(The role of p53 in metastasis)
CKIα ablation highlights a critical role for p53 in invasiveness control
在一个小肠癌的小鼠模型中,Yinon Ben-Neriah及其同事发现,在CK1-alpha不存在时,p53的丢失会大大增强肿瘤发展和转移。肿瘤抑制因子p53正常情况下通过对p21及包括Prox1在内的一组入侵基因的调控来限制癌细胞入侵。这项研究为一个正在出现的画面增添了更多细节内容:在肿瘤发育过程中,p53基因不仅控制细胞死亡和增殖,而且控制癌细胞转移。Letters to Nature p.409  doi:10.1038/nature09673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1919&issue=7334

DNA修复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DNA repair role in cell differentiation)
Embryonic lethal phenotype reveals a function of TDG in maintaining epigenetic stability
DNA修复酶“胸腺嘧啶DNA乙二醇酯酶” (TDG)已被认为参与基因调控,但其生物功能却不清楚。现在,小鼠Tdg基因的剔除显示,这种酶是胚胎发育所必需的,其作用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维持活性的、二价的染色质状态。因此,“依赖于TDG的DNA修复”这种能力的出现也许是为了在“lineage-committed”细胞中保持“外成稳定性” (epigenetic stability)。Letters to Nature p.419  doi:10.1038/nature09672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1925&issue=7334

脸上漂亮与内脏的关系

一、脸上漂亮与内脏的关系

最近,英国科学家有一项调查显示,人体的内脏,比如心、胃、肾等都和脸上的不同部位有着特定的“联系”。

皱纹—–如果额头的皱纹增加,就说明肝脏的负担过重。所以必须戒烟、戒酒,少吃动物脂肪,而且每天至少喝3升水。

黑眼圈—–如果眼圈发黑、眼神无光,那就是你的肾负担太重了。记得少吃盐、糖、咖啡,多吃小红萝卜、白萝卜,或者来点蒲公英。

脸色—–如果最近脸色不好,脸颊发灰,说明你的身体缺氧,肺部功能不太好。最好多去公园散步、慢跑,再补充点绿色蔬菜,增加蛋白质、矿物质和粗纤维的摄入。

鼻子—–醒来突然发现鼻子发红,那就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最近吃糖吃多了。太多的巧克力和甜食会在鼻尖上形成红色血管,所以不妨用果仁、水果和酸奶代替巧克力当零售。但如果整个鼻子通红,那就是心脏超负荷了,应该立即放松、休息,并且戒烟,少吃含脂肪的东西。

唇—–有时候双唇会莫名地肿胀,这常常是由于胃痉挛引起的。而土豆对胃很有好处,有暖胃的效果,从而间接有利于双唇的美容。

二、女人脸上的斑点可能与疾病有关

女性脸上有一些色素斑点的话,先别忙着买化妆品试图遮盖,这些斑点往往与自身的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有些斑点还可以是某些疾病的征兆。

发际边斑点:和妇科疾病有关,如女性激素不平衡等。

眼皮部斑点:多见于妊娠与人流次数过多的人及女性激素不平衡者。

鼻下斑点:多见于卵巢疾患。

眼周围斑点:多见于子宫疾患、流产过多及激素不平衡引起的情绪不稳定者。

面颊的斑点:多见于肝脏疾患,日晒、更年期老人,副肾上腺机能减弱者面部也有显现。

下颚斑点:见于血液酸化、白带过多的妇科疾患。

额头斑点:多见于性激素、副肾激素,卵巢激素异常者。

太阳穴、眼尾部斑点:和甲状腺功能减弱、妊娠、更年期、神经质及心理受到强烈打击等原因相关。

三、脸部皮肤颜色可预测内脏健康

英国《每日邮报》刊登文章指出,一个人的脸部皮肤不仅能够显示基本健康状况,而且通过脸部还能了解一个人的内脏健康状况。

红色蒜头鼻子:可以是高血压,心脏和肝脏功能失调,或饮酒过度。

脸色发黄:肝、脾功能失调。

脸色苍白:可能是腺功能弱,肝脏充血或肝功能不活跃,贫血。

嘴角溃疡:缺乏维生素B2消化功能紊乱。

嘴唇干裂:嘴唇不像皮肤那样有自我保护机能,因此更需备加呵护,一 个人健康状况良好、情绪高涨时,嘴唇就会饱满、湿润。嘴唇也能反映出一个人体内的性激素水平,尤其是女性。在女性排卵前,女性的嘴唇看起来更饱满,更加有 诱惑力,这是因为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在排卵前达到最高。但是当一个人抑郁、疲劳或缺少维生素B时,嘴唇也会干裂。

四、人体的脏器病变在面部都会有所显现:

肺部

1、两眉间发暗,为肺部久病。

2、右侧脸颊特别是颧骨处发红,为肺有热病,但是在未发将发之时。

3、肺初病者,特别是初受风邪,在面部再现为两眉上发白。

4、喘息鼻张者为肺病已久。

心脏

1、印堂暗红,为心部久病。

2、上下两唇出现赤色为心病初期。

3、舌卷短、两颧出现界限分明的赤色为心病已久。

肝病

1、鼻梁中部发暗、发锈为肝部久病。

2、两目下发青,面色污浊,像总也洗不干净,为肝病初起。

3、左面颊特别是靠近鼻翼处出现暗红色,为肝未病将病之时。

脾病

1、鼻头色暗黄,兼有丘疹,为脾胃病已外。

2、整个鼻梁色黄为脾病初期。

3、唇部色泽暗淡,脸部及四肢肌肉松懈下垂,为脾病渐进。

肾病

1、整个面色黎黑垢浊,下眼睑肿,色黑,为肾久病。

2、下发暗红色。

五、面部与脏器的对应关系

1、额头上条三分之一处为心理压力区和心脑循环不良区。

2、眉毛二分之一处中间向印堂画直线以此为半径画圆为肺区。

3、眉毛二分之一向太阳穴画直线以此为直径画圆为肝区。

4、两眉中间叫脑区(血脂区)

5、两眼中间是心区

6、左右两边眼窝为胸区。

7、整个鼻子的二分之一处中间为肝区。

8、左右两翼为胆区。

9、鼻头是脾区。

10、左右两翼是胃区。

11、鼻根两侧是胸乳区。

12、人中是膀胱区。

13、整个嘴巴及周围是生殖区。

14、下巴是肾和全身有酸痛的地方;也叫疲劳酸痛区。

15、整个下巴到耳朵包括耳朵为肾区。

16、颧骨下侧到外眼角为大肠区。

17、到内眼角为小肠区。

[转]科学家发现果蝇求爱机制 有望提高家畜繁殖效率

日本研究人员2月10日在美国《神经元》(Neuron)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果蝇的求爱机制。如果能证实脊椎动物也有类似的机制,就有可能以此提高家畜等的繁殖效率。
雄性果蝇和雌性果蝇的脑神经细胞种类不同。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山元大辅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只有雄性果蝇拥有名为P1的神经细胞,这种细胞负责控制果蝇的求爱行动。雄性果蝇接触到雌性果蝇时,会感知到雌性果蝇身上的信息素,使P1细胞兴奋起来,从而发出求爱行动的指令。
研究人员向雄性果蝇的P1细胞中加入荧光物质,这种物质在神经细胞兴奋时就会发光。随后 研究人员用针插入雄性果蝇的后背,将其固定住,然后让雌性果蝇靠近它们。结果发现只要雄性果蝇的足接触到雌性的身体,P1细胞就开始发光,雄性果蝇马上开 始了包括扇动单侧翅膀在内的求爱行动。
研究小组认为,这说明雄性果蝇的足部拥有化学传感器,能够感知到雌性果蝇身上的信息素。他们表示,鱼类等脊椎动物也很可能通过特定的脑神经细胞发出采取求爱行动的指令,如果这一推测能够得到证实,养殖业就有望实现人工对动物的繁殖活动加以控制。
Female Contact Activates Male-Specific Interneurons that Trigger Stereotypic Courtship Behavior in Drosophila

Kohatsu, Soh; Koganezawa, Masayuki; Yamamoto, Daisuke

Neuron doi:10.1016/j.neuron.2010.12.017 (volume 69 issue 3 pp.498 - 508) 

We determined the cellular substrate for male courtship behavior by quasinatural and artificial stimulation of brain neurons. Activation of fruitless (fru)-expressing neurons via stimulation of thermosensitive dTrpA1 channels induced an entire series of courtship acts in male Drosophila placed alone without any courting target. 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neurons expressing dTrpA1 by MARCM,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itiation of courtship behavior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activation of the transmidline P1 interneurons, the descending P2b interneurons, or both, indicating that these interneurons trigger courtship. Using an experimental paradigm in which a tethered male can be stimulated to initiate courtship by touching his foreleg tarsus to a female's abdomen, we found that P1 neurites of tethered males showed a transient Ca2+ rise after tarsal stimulation with the female-associated sensory cues. These observations strongly suggest that P1 neurons are the prime components of the neural circuitry that initiates male courtship. � Forcible activation of P1 or P2b fru-expressing neurons triggers male courtship � A tethered male initiates courtship when stimulated by a female contact � Tarsal contact with the female body causes a rapid Ca2+ rise in male P1 neurons � Transmidline P1 and descending P2b neurons compose a trigger system for courtship

说说LD

最近也比较忙,很少上我的博客了,有朋友想和我交流关于转座子和LD, 我很高兴.先就LD写点自己的想法吧
这东西,我也是关注了比较长的时间,断断续续的,直到现在好象有点明白了,但也仅限于理论.最近也在申报这方面的一个课题,也不知能不能拿下来.

要讨论LD呢首先是要搞清楚它的概念(最准确的概念要去看文献了,我的博客上有这方面的文献).我也是说自己的理解.很明显的,连锁不平衡是两个非等位基因间的连锁不平衡.举例来说A,a,是一对等位基因,B,b是另一对等位基因,那A和a间就没什么连锁不平衡的问题,你要考查的是A和B间是否存在连锁不平衡,或者A和b间是否存在连锁不平衡.当然,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情况.因为连锁不平衡研究的对象是一个群体,自然群体,这个群体中的等位基因就不是只有A和a那么简单了,一个位点可能有N个等位基因,所以,你要检测的可能是A2和B6间是否存在连锁不平衡.如果这里的A2是一种分子标记,例如一个SNP,而B6是一种表型性状,如果它们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真实存在的连锁不平衡,也即是由于A2和B6(该性状控制的基因),由于物理位置较近或者就是决定B6的基因),那么你就得到了和某个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连锁不平衡是怎样度量的,怎样检测连锁不平衡的存在.有许多表示连锁不平衡的方法,这个需要感兴趣的自己去看,其中最常用的是D和r2 .

但是,我们得清楚,最希望找到的连锁不平衡是:两个等位基因间由于物理距离较近而产生的连锁不平衡,因为我们是要利用连锁不平衡进行基因定位、基因精细等位或者克隆。但由于其它的原因也会产生连锁不平衡,这些原因包括群体结构、群体混合、突变等等(这方面也要自己去看文章)。所以得有方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具体有什么方法,怎么用还是得自己去找)。
除了连锁不平衡以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概念是连锁不平衡的范围以及连锁不平衡的衰减速率。连锁不平衡的范围(这个概念是我自己的理解不是专业术语,外文里有专门的词来描述,我不知中文翻成什么,反正知道意思就行了)。也就是相距多远的两个基因间能够检测到连锁不平衡,比如100kb,200kb等等。这个涉及到什么问题呢?你应该用多少分子标记去分析才可能找到和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也就是和性状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的分子标记)。比如连锁不平衡的范围为100kb,那么你选择分子标记时,每100kb(或者密度更高)选择一个分子标记,就比每200kb选一个分子标记去进行连锁不平衡作图,得到和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的几率高。我以前看文章时也没搞明白为什么要弄个这个东西出来,现在想明白了。有的文章,专门报道这个东西。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是连锁不平衡的衰减(也是我自己的理解,意思是这样的)。还是举例说明吧。比如说相距1000kb的两个分子标记等位基因间存在连锁不平衡,其实你关心的不是这两个分子标记,你关心的是这个范围内你想研究的某个决定你研究的性状的基因,而这个基因的位置呢是未知的(如果知道了你也就不用研究了)。 所以仅仅考虑连锁不平衡,你只能说这个性状控制基因在1000kb的范围内,而这个范围内有许多基因,你不知道哪个基因控制你研究的性状。但通过连锁不平衡衰减的分析你就能进一步缩小这个范围(也有专门的方法进行这个分析的)。这个分析的原理应该是这样的(我的理解)。物理距离离你性状控制基因越远,其连锁不平衡值越小,这样就能产生一条曲线,你就可以在这条曲线中去找和你性状控制基因位点最近的那个分子标记(这个曲线中有你研究的性状及分子标记)。如果这个区域都没什么衰减你要进一步缩小距离就比较困难了。连锁不平衡作图在人类中用得比较多,在水稻中,你感兴趣的那段区域是什么样子就不知道了。好象水稻里还没有文章报道这个。

有点晚了,先写到这吧。有些专业术语应该把英文原名附上来的,但懒得找了,下次如果有时间修改下,补上吧。这一口气写下来,加上自己也算初学者难免有不对的地方,如果有人发现,请指出下。

GWAS—–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GWAS在人类疾病的研究中非常热 门,但是在动植物的研究中却刚刚开始起步,正处在向人类GWAS方面进行借鉴的过程。但是GWAS对于动植物的研究可能将更加具有优势。由于动植物不像人 类那样可以随意构建群体以及随意重组。以下是到现今在动植物方面的gwas研究paper!

目前在动植物中应用到GWAS已经报道的物种包括拟南芥、小鼠、果蝇、水稻、牛、狗、猪。
拟南芥:
Genome-Wide Association Mapping in Arabidopsis Identifies Previously Known Flowering Time and Pathogen Resistance Genes. 2005 PLoS genetics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107 phenotype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inbred lines.
2010 nature
小鼠: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and mouse model identify interaction between RET and EDNRB pathways in Hirschsprung disease. 2002 nature genetics
果蝇:
Genome-wide analysis of a long-term evolution experiment with Drosophila . 2010 nature
水稻: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of 14 agronomic traits in rice landraces. 2010 nature genetics
牛:
A Validated 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 to Breed Cattle Adapted to an Environment Altered by Climate Change. 2009 PLoS One
A validated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n 2 dairy cattle breeds for milk production and fertility traits using variable length haplotypes. 2009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growth in crossbred beef cattle. 2010 Journal Animal Science
Two-stage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integrin beta 5 as having potential role in bull fertility. 2009 BMC genomics
狗: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 of canine atopic dermatit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disease related SNPs. 2009 Immunogenetics
Genome-wide association mapping identifies multiple loci for a canine SLE-related disease complex. 2010 nature genetics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 reveals a SOD1 mutation in canine degenerative myelopathy that resembles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2009 PNAS
猪: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n androstenone levels in pigs reveals a cluster of candidate genes on chromosome 6. 2010 BMC genetics

英国科学家成功试验出“万能”流感疫苗

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发出一种“万能”疫苗,适用于所有已知流感病毒。专家认为,如能成功应用于临床,新型疫苗应该可以阻止流感大范围蔓延。
据英国《卫报》报道,由萨拉·吉尔伯特带领的科研团队发现有两种蛋白质存在于所有已知的流感病毒中,并且变异可能性不高。据此,他们针对这两种蛋白质研发出新型疫苗,疫苗所含的T细胞能识别出这两种蛋白质,从而杀死被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
“我们已得到了这种疫苗确实有效的证据”,吉尔伯特说,“我们给部分志愿者先接种这种新疫苗,随后又给所有志愿者接种流感病毒。我们发现接种疫苗的志愿者患流感的人数大大少于没有接受疫苗的人”。
传统的流感疫苗作用机理是刺激人体产生病毒抗体以破坏病毒外壁,但病毒外壁极易变异,从而导致疫苗失效。
—————————————————————————————————————————————-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所属国家过敏和传染疾病所(NIAID)的科学家7月15日称,他们已接近开发出能够帮助人类预防所有类型流感的长效通用型流感疫苗。NIAID研究人员盖里·纳贝尔博士领导了此项研究,相关报告发表在7月15日《科学》(Science )在线版上。
在实验鼠、白鼬和猴子身上进行的试验中,研究人员采用两步接种方式成功地使它们体内产生了可抵抗多种流感病毒毒株攻击的抗体,这一研究成果为开发长效预防各种流感毒株的疫苗奠定了基础。
在对实验鼠、白鼬和猴子同时进行的试验中,研究人员首先利用由编译了流感病毒血凝素表面 蛋白的DNA制成的疫苗来启动(prime)它们的免疫系统,然后将含有血凝素流感蛋白的2006年至2007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或弱化感冒病毒制成的疫苗 作为增强剂接种给实验鼠和白鼬,而猴子则仅接种了季节性流感疫苗作为增强剂。
研究发现,这种启动/增强两步(或分步)疫苗接种法可导致动物对流感病毒棒棒糖型的血凝素茎部产生免疫反应。纳贝尔解释说,由于不同流感病毒毒株的血凝素茎部相差甚微,因此原则上,针对血凝素茎部的抗体应该能识别和克制多种流感毒株。
启动疫苗的DNA取自1999年传播的甲型流感病毒H1亚型。实验鼠和白鼬产出的抗体能抵抗1999年以前和2006年、2007年出现的所有流感病毒毒株,甚至包括禽流感H5N1病毒。
在另外一组试验中,科学家检测了启动/增强分步疫苗保护实验鼠和白鼬抵抗致命性流感病毒 感染的能力。在疫苗增强剂接种3周后,20只实验鼠暴露在高强度1934年流感病毒环境中,结果80%实验鼠存活下来。与之相比,仅接种了DNA疫苗或季 节性流感疫苗或对照性(假)启动/增强分步疫苗的实验鼠全部死亡。对白鼬进行的启动/增强分步疫苗进行的多种组合试验也显示出类似结果,所有6只接种了分 步疫苗的白鼬没有感染上1934年的流感病毒。
NIAID主任安东尼·法希称,动物通过接种在体内形成可预防多种流感毒株的中和抗体是人们获取通用型流感疫苗的重要里程碑。
纳贝尔表示,启动/增强分步接种流感疫苗的人体试验已经开始,现阶段的目标是评估其安全性和疫苗引起人体免疫反应的能力,新研究的信息对今后选择候选疫苗进行大规模人体试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他表示,也许能够在未来3至5年内对流感疫苗进行有效性试验。
The rapid dissemination of the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virus underscores the need for universal influenza vaccines that elicit protective immunity to diverse viral strains. Here, we show that vaccination with plasmid DNA encoding H1N1 influenza hemagglutinin (HA) and boosting with seasonal vaccine or replication-defective adenovirus 5 vector encoding HA stimulated the production of broadly neutralizing influenza antibodies. This prime/boost combination increased the neutralization of diverse H1N1 strains dating from 1934 to 2007 as compared to either component alone and conferred protection against divergent H1N1 viruses in mice and ferrets. These antibodies were directed to the conserved stem region of HA and were also elicited in nonhuman primates. Cross-neutralization of H1N1 subtypes elicited by this approach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universal influenza vaccine for humans.